第160章 重阳·彻查_如何成为男皇后
笔趣阁 > 如何成为男皇后 > 第160章 重阳·彻查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0章 重阳·彻查

  【老了也是一朵老花】

  紫竹宫是仁帝专门为秦渊布置的。

  当年,仁帝亲口告诉他,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住进来。

  然而,他还没住几天就被仁帝“赶”到岭南去了。

  当时秦渊气极了,差点把紫竹宫砸个稀巴烂。

  秦渊是文宣太子的遗腹子,出生没多久太子妃就跟着走了。

  皇兄比他大了整整十四岁,含辛茹苦教养他长大,两个人的关系明面上是兄弟,实际更像父子。

  秦渊从小只对带兵打仗感兴趣,从来没有觊觎过仁帝的皇位,然而,他实在没想到,自己最敬爱的皇兄竟然猜忌他!

  对,就是猜忌。

  当时秦渊认定了这一点,不然的话,为什么皇兄刚一即位就迫不及待地把他赶到岭南去?

  不得不说,秦渊能有这样的想法,与仁帝为了让他离开而故意演的一场戏不无关系。

  秦渊记得,临走的前一天晚上,皇兄喝了很多酒,很多很多,拉着他讲了很多话。

  秦渊因为心里憋着气,要么对他爱搭不理,要么反唇相讥,然而皇兄一直笑着,比往日笑得更加温和。

  离开那天,皇兄不顾大臣们的劝阻,坚持把他送到城外,送了十里又十里。

  秦渊却一次都没有回头。

  他当时难受得哭了,他怕自己若是回头看上一眼,就会忍不住求皇兄让他留下来。

  现在想想,也不知道皇兄会不会怪他。

  小世子拍拍平王殿下的肩膀,认真地保证道:“皇兄喜欢你还来不及呢,一定不会怪你的!”

  这声“皇兄”叫得太过顺口,平王殿下揉了揉泛红的眼睛,心头涌上一股暖流。

  如果皇兄还在世,他一定会喜欢浩浩的。

  一定会的。

  平王殿下这些天一直在追查当年的事。

  事实证明,秦盛并没有说谎,仁帝的确染上了疫病,不仅是他,当年跟他一起去曲州的那些心腹一个都没有落下,全部都中了招。

  据知情的老宫人所说,起初仁帝的病症并没有表现出来,直到登基前夕才发现不对劲儿。

  仁帝在位的那两年,照顾他的人除了同样染病的心腹外,就是那些在曲州私密招来的人,他处处小心,尽可能不连累无辜的人。

  仁帝的死可以说和秦盛没有直接关系,在秦盛带兵闯入宫城之前,他便放火烧了宫殿。

  然而,秦盛谋反也是事实。

  当年仁帝把秦渊送往岭南,一来是害怕自己的病会传染给他,二来也存了锻炼他的心思,林明知、顾飞白、曲水、流觞、海晏、河清这些人全都是仁帝给他安排的。

  除了这些明面上的人之外,京城之中,仁帝不知道给他埋下了多少暗桩。

  仁帝原本打算,等秦渊成熟些之后便把他接回来继承皇位,没想到秦盛竟然偶然得知了他的病情,起了谋反的心思,仁帝这才不得不改变计划。

  那时的秦盛年富力强,又有显王和季家相助,平王殿下无论如何也斗不过他。

  秦盛带兵一路杀到京城,伪造传位诏书,抢夺玉玺,杀人灭口,他为了自己的野心,不知连累了多少无辜的人丧命。

  小世子冷哼一声,总结道:“秦盛能有今天这样的下场,完全是咎由自取!”

  平王殿下将小世子抱在怀里,温声说道:“我能有今日的福气,多亏了浩浩鼎力相助。”

  小世子扬起下巴,毫不谦虚地应道:“那是!我跟你说,你可得对我好点儿,要天天巴结我,不许三心二意,不许看漂亮小姑娘……”

  小世子瞪圆了眼睛,强调道:“虽然说我现在貌美如花,就算老了肯定也是一朵老花,但是,你不能嫌我老!”

  平王殿下不由失笑,他紧了紧手臂,无奈地提醒道:“浩浩,我比你大十岁。”

  小世子眨了眨眼——对哦,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

  小世子立马高兴了,转身搂住平王殿下的脖子,大方地保证道:“放心,我不嫌你老!”

  平王殿下亲了亲小世子,笑着应了声“好”。

  小世子笑嘻嘻地亲回去。

  两个人腻歪了一会儿,秦渊突然说道:“浩浩,我想将皇兄的死因公诸于众。”

  小世子点点头,“那就贴一个告示,让大家都知道——你是有什么顾虑吗?”

  平王殿下看着他,深邃的黑眸中闪过一丝不确定,“浩浩,你说……这样做会不会打扰到皇兄的在天之灵?”

  小世子想了想,一本正经地说道:“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鸡毛’?唔……大概就是这意思,我觉得吧,皇兄如果在天有灵,一定不想让别人觉得他是被人逼死的。”

  平王殿下揉揉小世子的头,无声地笑了。

  以皇兄的性格,他不会在意这种事,然而,他却很在意。

  正如小世子所说,皇兄身为一代仁君,可以为国为民而死,却不能为权为利而亡。

  平王殿下长长地舒了口气,仿佛放下了压在心头的一块大石头。

  “浩浩,多谢。”

  小世子抱着平王殿下的脑袋,叭唧一口亲在嘴巴上,笑嘻嘻地说道:“这种时候就应该以身相许,而不是客气地说‘谢谢’!”

  平王殿下勾起唇角,真就以、身、相、许、了。

  秦渊登基的日子定了下来,十月二十五。

  据掌管司天台的梁大人所说,这是个诸事皆宜的好日子。

  这样一来,秦盛就不能再霸着太极宫不挪窝了。

  秦盛原本做好了被虐待的心理准备,然而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还能住进永乐宫。

  他先前为了修建这座宫殿不知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几乎都要疯魔了,甚至还间接搭上了自己的皇帝之位。

  毫不夸张地说,他把永乐宫看得比他儿子的命还重要。

  秦盛原本以为,秦渊当上皇帝之后肯定会第一时间霸占永乐宫,殊不知,他以为是块宝,别人只觉得是狗皮膏药,巴不得早点扔掉。

  让秦盛住到永乐宫还是小世子的主意,用小世子的原话说就是,“永乐宫位置最偏,一道宫墙就能和宫城隔开,咱们两边都清静。”

  这样的安排不仅让秦盛感激不尽,秦渊还因此博了个美名,也算是皆大欢喜。

  总之,秦盛移居永乐宫之后,偌大的皇宫完完全全就是平王殿下和小世子的地盘了。

  然而,享受皇后般待遇的只有小世子一个人,为了养“皇后”,“皇帝陛下”一直在忙,他有很多折子要看,也有很多公文要批。

  看着书案上那个方方正正的私章,小世子终于想起来一件很重要的事。

  他从随身的超大号“荷包”里把那个缺了耳朵的玉玺拿了出来,得意地邀功,“看,我把这个给你带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小世子和暗卫们的不懈努力下,玉玺君断掉的那只耳朵已经“长”回去了。

  平王殿下放下折子,扳过小世子的脑袋黏黏乎乎地亲了好一会儿。

  小世子倒在宽大的坐椅上,嘿嘿直乐。

  平王殿下拍拍他的头,这才去拿玉玺。

  小世子特意嘱咐道:“轻点哦,粘得不太结实……”

  然而,话音刚落,“粘得不太结实”的那只耳朵就被平王殿下碰掉了。

  小世子把头磕在书案上,一阵懊恼,“都说不要用浆糊了,白粘了!”

  平王殿下揉揉小世子的脑袋,安慰道:“既然粘不回去,再做一个便好。”

  小世子抬起乱糟糟的鸡窝头,眨着眼睛问道:“再做一个玉玺么?”

  平王殿下笑笑,卷起宽大的衣袖,摘下架上的毛笔,醮上朱砂,在断口处一笔一笔画出一只弯折的虎耳。

  小世子的眼睛越来越亮,惊喜道:“好像折耳猫!”

  单看小世子高兴的模样,平王殿下便知道他是喜欢的。

  这就够了。

  就这样,大夏朝历代传承的玉玺便在英武不凡的圣武大帝手中变成了一边长有突出玉耳,一边画有朱色折耳的模样。

  ——圣武大帝如此行为有何深意?

  ——是否为了纪念仁和睿智却英年早逝的德仁皇帝?

  后世史学家为此争论不休。

  打死他们也想不到,在这个平凡的午后,平王殿下的信手涂鸦,只是为了哄媳妇而已。

  从九月中旬到十月下旬,日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倘若只是登基大典的话,一应规程都有定数,并不算难。

  然而,秦渊私下里要求,登基大典要和帝后的大婚仪式一同举行,礼服、饰物、仪仗都要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准备妥当,这样一来时间就很紧了。

  最重要的是,简浩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男皇后,所有的环节都要重新敲定。

  好在,新提拔上来的礼部尚书是个能人,一应事宜都在按照秦渊的心意有条不紊地进行。

  意外发生得猝不及防。

  九月三十晚上,秦渊和简小世子尚在睡梦之中,便有宫人来报,“禁军统领海晏求见。”

  小世子咕哝一声,“天亮了吗?”

  平王殿下起身,给他掖好被子,轻声哄道:“没有,浩浩再睡会儿。”

  小世子翻了个身,乖乖地继续睡。

  平王殿下等他睡安稳了,这才穿好衣衫,大踏步走向外殿。

  海晏站在殿内,一身戎装,面容端肃。

  秦渊深吸一口气——该来的还是来了。

  真龙十一年初冬,辽东军少将军李文炳与安远侯世子安孝明串通,起兵谋反。

  这两家能勾结在一起着实让人吃了一惊。

  要知道,辽东军和简家一样,都是护卫边疆的纯臣,从不参加党争,更别说起兵谋反。

  然而,如果再深入了解一下便不难发现,就在七夕过去不久,辽东少将军李文炳便与安远侯世子安孝明的嫡女安子娴定下了婚约。

  安孝明掌握着整个永安城的巡防大营,更有京兆衙门参与其中。

  除此之外,被贬的飞龙卫天字、地字两队并未按时离京,而是抱着孤注一掷的心思,同叛军勾结在一起。

  这四路人马打着“勤王”的旗号,试图趁着京中防卫空虚,除掉秦渊。

  圣武大帝登基之前最大的一场危机正式上演。

  作者有话要说:哈哈哈哈,有没有吓一跳??

  是的,原本要去写新文的,然而,灵感就是这样无理头,偏偏让我先写这一篇!

  所以,新文要到下午才有了,抱歉哦!不过,今天新文至少要更两章!

  小世子这边22:00才有二更哦!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d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d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